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 登入 / 登记

语言

  • EN
  • 繁
  • 简
  • 活动
  • 我的资讯
  • 联络香港贸发局
  • 订阅
  • 订阅

Section Menu

  • 市场机遇
  • 可持续发展
  • 创业新声
  • 科技及创新
  • 时尚创意
  • 贸发局消息
  • 焦点专题

语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关于香港贸发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记 |

HKTDC.com 关于香港贸发局 My HKTDC

登入 登记

商贸全接触

Section Menu

  • 市场机遇
  • 可持续发展
  • 创业新声
  • 科技及创新
  • 时尚创意
  • 贸发局消息
  • 焦点专题

https://hkmb.hktdc.com/sc/1X0A55AB

经贸研究
储存内容
分享 / 发送

请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然後按「...」以分享

Clockenflap香港音乐及艺术节:从文化活动到国际盛事

2016年2月15日

八年前,Clockenflap是个音乐和艺术爱好者的小型聚会,现在已成为香港主要的文化活动之一,更计划向外地拓展。Clockenflap母公司Magnetic Asia营业总监Martin Haigh解释这个音乐及艺术节的由来,以及如何创造一个对形形色色的香港人都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

照片:Clockenflap:为香港打造的音乐艺术节。
Clockenflap:为香港打造的音乐艺术节。

照片:Clockenflap:为香港打造的音乐艺术节。照片:Clockenflap:为香港打造的音乐艺术节。
Clockenflap:为香港打造的音乐艺术节。

Tony Murray (TM):让我们从Clockenflap的由来说起…

Martin Haigh (MH):Clockenflap在8年前诞生,由3名骨干人士 (Jay Forster、Mike Hill及Justin Sweeting) 创办。他们走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发觉香港似乎没有音乐艺术节,出现明显的市场缺口,因此希望在香港创办一个人人皆宜的音乐艺术活动。

最初,他们在数码港举办活动,只有大约2,000人出席,都是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当时有唱片骑师(DJ)、两队本地乐队、手工艺市集和一些涂鸦艺术家,总之是个小规模的音乐艺术节。其中两名创办人是DJ组合Robot的成员,他们也有表演。然后消息便开始传开去。

TM:以往你谈过Clockenflap的社会意义,说希望创办不一样的活动…

MH:对,香港以前没有音乐艺术节。在其他国家,音乐节一般相当粗野,不过这点正在改变,现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一些精彩的音乐节。Clockenflap的意念,就是创造一个全民皆宜的活动。

我们明白,西方人和本地社群在某些方面大相迳庭,同时又有不少共通之处,例如大家可以一起参与音乐艺术活动,享受愉快时光。总的来说,我们当时的计划是举办一个全民皆宜,无论一家大小、男女老幼、西方人、本地人都可以参与的音乐艺术节。如果做到这点,应能为香港带来一些独特的东西。


(英文)

TM:你认为何以Clockenflap能够成功,以前众多同类活动却不行?

MH:我认为这是1%灵感加99%汗水的例子。Clockenflap的创办人只是一直苦干,务求令意念成为现实。决心就是其中一个成功要素。当时,本地没有其他大型的音乐艺术节,很多大型户外活动都是政府举办,所以没有先例可循。

虽然外面有许多未知之数,但团队的态度非常务实。他们与政府部门合作而非对着干。他们在可行范围内工作,同时尝试接触不同社群。很多人都想要这样的音乐艺术节,艺术界更甚,而且多个慈善机构都表示愿意支持。的确,我们最终可以成功,靠的只是一股拼劲和决心。

幸运的是,虽然我们的财力并不雄厚,但是仍能支持自己度过一些亏损的年头。换言之,我们有能力继续前进,反而香港有很多大型活动或音乐节由于未能在第一年获利而不再举办。在这里很难一开始便赚钱或一举成功,很多人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毅力或是资金。

TM:一路以来,你们主要面对甚么挑战?

MH:挑战很多。香港的文化相当保守,人们倾向说「不」多于说「是」。换言之,要获准进行各项工作有时颇为困难。当时人们不了解我们在干甚么,所以要大费唇舌解释。人们未必明白我们尝试达到甚么目的,以及为何这项活动不会对整体社会(特别是负责审批的人士)带来负面影响。

TM:你认为何以Clockenflap能够成功,以前众多同类活动却不行?

MH:我认为这是1%灵感加99%汗水的例子。Clockenflap的创办人只是一直苦干,务求令意念成为现实。决心就是其中一个成功要素。当时,本地没有其他大型的音乐艺术节,很多大型户外活动都是政府举办,所以没有先例可循。

虽然外面有许多未知之数,但团队的态度非常务实。他们与政府部门合作而非对着干。他们在可行范围内工作,同时尝试接触不同社群。很多人都想要这样的音乐艺术节,艺术界更甚,而且多个慈善机构都表示愿意支持。的确,我们最终可以成功,靠的只是一股拼劲和决心。

幸运的是,虽然我们的财力并不雄厚,但是仍能支持自己度过一些亏损的年头。换言之,我们有能力继续前进,反而香港有很多大型活动或音乐节由于未能在第一年获利而不再举办。在这里很难一开始便赚钱或一举成功,很多人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毅力或是资金。

TM:一路以来,你们主要面对甚么挑战?

MH:挑战很多。香港的文化相当保守,人们倾向说「不」多于说「是」。换言之,要获准进行各项工作有时颇为困难。当时人们不了解我们在干甚么,所以要大费唇舌解释。人们未必明白我们尝试达到甚么目的,以及为何这项活动不会对整体社会(特别是负责审批的人士)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要联络和协调很多团体,而以前未有人以这种方式把这些团体聚集起来,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然后,要吸引成千上万人前往某个特定地点也不容易,尤其是我们要面向背景极之广泛的群众。

我们希望这项活动可以吸引年轻人、成年人、西方人、本地人…基本上,我们尝试向所有人推广,而这是非常困难的事。举例来说,假如你尝试举办一项关于纹身的活动,那么相比之下你要接触的目标群众不会很多。当时我们尝试接触层面极为广泛的群众,预期会有数千人到场,但我们如何能够找到这些人?如何向他们宣传?如何说服他们出席以前未曾参加过的活动? 这些实在不易处理。

TM:你如何把这些不同背景的人吸引到Clockenflap?

MH:我们本身是一家数码公司。香港有许多公司以传统方式处理票务和宣传推广,但这对我们来说行不通。我们若紧执传统方式便永远不能把讯息宣扬开去。

最后,我们借助Google Adwords、Facebook、再行销、类众行销,还有许多在数码营销使用的流行词语。我们也尝试寻找当时规模不大的兴趣团体,鼓励他们出席。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在推广策略上。

TM:活动成功举办,有多少可归功于数码营销,又有多少归功于传统媒体?

照片:Haigh:「我们最终可以成功,靠的只是一股拼劲和决心。」
Haigh:「我们最终可以成功,靠的只是一股拼劲和决心。」

照片:Haigh:「我们最终可以成功,靠的只是一股拼劲和决心。」照片:Haigh:「我们最终可以成功,靠的只是一股拼劲和决心。」
Haigh:「我们最终可以成功,靠的只是一股拼劲和决心。」

MH: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我不会说各占多少比重。我们的赞助商发挥重要作用,协助我们把讯息巧妙地传达出来。之后每年我们都有许多很好的赞助商,他们混合采用传统的店内宣传和印刷品。始终,数码营销对我们帮助最大。

假如我们没有使用数码营销,我可以肯定出席人数不足原来的一半。我们最初把数码营销外判,但随着公司规模扩大,现时公司内部已能掌握个中技巧。

我们设立了自己的数码营销部门,并投资自设数码票务公司Ticketflap。我们需要这样的内部部门,也需要自己营运,主要是因为在外边找不到这些服务。

TM:在数码营销方面,你们有甚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特别是以现有的数据库来说,有没有甚么限制?

MH:我们有防止资料外泄的机制。情况就如投资银行界,经纪们并不获准知悉客户的实际财政状况。所以,假如有一个大型音乐节前来问我可否使用和Clockenflap出席者有关的电邮直销资料库,我会拒绝。

同样,假如Clockenflap前来找我(我们的业务有汇报专线),说他们想使用Clockenflap的电邮直销资料库,为另一个委托我们处理票务的音乐节进行宣传,我也会拒绝。不过,我们确实有一份分门别类的电邮直销名单,列出甚么

人买了甚么音乐会、喜剧表演、体育活动、商业活动或慈善活动的门票。这份分门别类的名单可以设定目标对象,但并非专为某项活动而设。

TM:现在你们有了这些不同的资源,对你们来说有多重要?

MH:假如我们一开始便能在香港找到这些资源,应该会很高兴地把这些工作外判。不过,最终我们发觉,很难找到具备我们所需技能又符合收费要求的供应商。那时候,我们便决定建立内部资料库。这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可以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活动上,获益良多。

数码营销结合数码票务,为我们带来极大裨益。我们可以涉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领域,这种技术有点像八达通卡,让你进行无现金付款、出入管制和品牌推广活动。这给予我们一个从「农场到餐桌」(Farm to Fork)的发展方向。现在,如果有人希望与我们合办一项活动,我们可以包办所有事务,包括制作、舞台、灯光、保安等等。

Clockenflap取得成功,现在很多人前来问我们能否为他们筹办活动,也有人只是问我们能否代理数码营销、票务或是提供RFID设施。

举例来说,去年AIA友邦欧陆嘉年华委托我们处理票务,而我们也为他们管理代币。又如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香港榄球总会采用了我们的RFID出入管制设备。

我们正与一些香港大型活动的主办机构洽谈,他们希望我们负责数码营销工作。Clockenflap做出成绩后,很多公司都希望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它们为我们带来很好的成效,有目共睹。

TM:你们如何决定哪些环节需要外判,哪些由公司内部自行开发?

MH:当Clockenflap移师西九龙举办时,我们真的需要一家票务公司,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们查看香港提供的售票服务,觉得当时的票务公司做不到我们想做的事,尤其是在数码方面。在我们的控股公司Magnetic Asia,许多人曾为其他客户建立付款门户和电子商贸平台,所以我们具备所有先决技术。

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发展过程,此后其他事情也水到渠成。未来,我们是否扩展,主要视乎成本效益,看看自行建立系统的成本与外判出去的成本,然后要考虑对我们有多少裨益,能否与原有业务整合起来,又是否核心策略的一部分。

TM:你们已从事数码营销、大型活动管理、演出筹划和票务管理等活动,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业务?

MH:我们可以负责制作、票务和数码营销,亦能提供与大型活动有关的技术,例如无线上网(Wi-Fi)和RFID 无现金付款系统,这些都是主要项目。假如你出席本港某项大型活动,很有机会看见我们在干这样那样的工作。

TM:你们也负责招聘吗?

MH:是。当一项大型活动即将举行,我们便要大大扩充人手,到许多团体尝试招募临时员工。我们难免发现有些人表现很棒,有些却很糟,但一开始很难判断出来。我们发现有很多人根本不够水准,不会想再录用。今年我们再次聘用大量人手,事前做了许多审视工作。我们总共面试了超过1,000人,最后录用约300人,但仍然不是所有人都达到我们要求的水平。

不过,我们会一直评估他们的表现。现在我们聘用的员工,有些擅长客户服务,有些善于处理现金,有些是熟练的侍应。假如你是一家大型活动筹办机构,需要人手,我们现在就能提供。

例如,早前博施(Edipresse)与知名美国酒及雪茄评论人James Suckling合办一项活动,需要50名员工,但到举行前一天才向我们提出。神奇地,我们为他们找来50名员工。我不清楚他们是否期望我们有能力找到这些人手,但事实上我们做到了,而他们对我们物色的人手也非常满意。

照片:Clockenflap 2015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Clockenflap 2015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照片:Clockenflap 2015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照片:Clockenflap 2015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Clockenflap 2015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我们会拓展这个范畴,主要是因为大型活动业需要好员工,可是现时招聘临时员工却有点讲求运气。如果我们可以为活动主办机构好好安排,那么便会招募到合适员工,确保活动举办顺利和更成功。

我们发现,很多活动统筹公司即使在某些方面和我们竞争,却也乐于使用这项服务。如果活动办得好,机构效率便会提高,也赚得更多。

香港贸发局研究部编辑 Tony Murray

是次访问共有两部分,第二部分的内容请参阅《Clockenflap香港音乐及艺术节:建立梦想,输出品牌》,2016年3月10日。

返回页首 ^
资料提供
    主题:
  • 活动筹划,
  • 科技,
  • 旅游及款待,
  • 香港,
  • 音乐节,
  • 数码营销,
  •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 电邮直销,
  • 招聘
  • 活动筹划
  • 科技
  • 旅游及款待
  • 香港
  • 香港
首页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题

活动筹划24657
科技24759
旅游及款待24765
香港37799
音乐节115182

文章主题

活动筹划24657
科技24759
旅游及款待24765
香港37799
音乐节115182
数码营销78939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84482
电邮直销115183
招聘99076

interest_article

相关文章

2023年1月31日

贸发局穿针引线创商机 港商成功拓英银发市场

2022年10月18日

湾区营商景气指数出炉 香港反弹金融服务业升

2022年10月14日

贸发局与Google香港合作 提升出口数字营销技能

2022年5月13日

内地与香港推资助计划 深化两地创科应用研发

Related Events

相关活动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

DesignInspire

2023年4月12至15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 2023 (实体展)

2023年11月9至11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美酒展 (实体展)

2023年11月9至18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美酒展 (商对易)
活动搜寻

Social Share

关注我们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newpaper-img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banner-img


本人确定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可将上述资料编入其全部或任何资料库内作为直接推广或商贸配对﹝因而可能成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众人士使用﹞,以及用于贸发局在私隐政策声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确认已获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权,将其个人资料提供予贸发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选项是按欧盟有关保护个人资料法律的要求而设,对于非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客户,请略过此项。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电邮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