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型升级筹建品牌
穷小子的创业之道
成功未必靠父干,只要看准时机,肯拼搏,穷家子也可做老板,转型升级和建立自家品牌是其中的致富之道。
2015年8月17日
汇洋印刷有限公司创办人之一麦国耀,从当年与伙伴开设印刷公司后,业务茁壮成长,平均每隔两年便夺取行内最高殊荣。公司近年更积极转型升级,大举发展代工设计业务,并建立自家品牌PCL。
印刷业变化多端 精美印刷续发展
"未穷过,怎会上进?"麦国耀在童年时居住于徙置区公共房屋(徙置区:港府为受天灾或清拆影响的市民而建的简朴房屋),一家七口挤在约10平米的房屋里生活,初中毕业后便投身社会工作。"我本来立志做木工,却对木屑有鼻敏感,令我无奈转行,由亲戚穿针引线下,无意间投身印刷业,从此喜欢了变化多端的印刷品,这亦改写了这一生。现在的生意伙伴黄景林是儿时的玩伴,多年前的一日,我们在工作期间遇见了一位年约50岁的师傅熬夜工作,感慨凉多,两人顿生创业念头。"
然而,麦国耀与伙伴的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开办印刷公司仅三个月,我们因欠缺资金而结业,重投打工行列。接着的四年间,我在专门印刷广告和精品的厂家工作,在夜间则进修印刷后期加工技术,学会出版管理、黑房技术、钉装、印刷业管理等。拍挡黄景林则念机器维修,大家兵分两路,攻读不同技能。于1992年3月,我们再自组公司,首批客户就是以创意为主的设计公司。"
商业社会变幻莫测,于1993年起,4A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甚至连大品牌都掀起迁往北京、上海的热潮。汇洋印刷顺应时势的改变模式,直接联络企业客户,这反而令业务急速扩张,"从那时起,我们在内地设厂,但不承接同业的代工生意,倒尝试接洽设计生意,从而令公司达致收益平衡。入行30多年,的确见尽香港印刷业的起落。正值高峰时期,香港有4000间印刷厂,我估计现在驻香港的印刷厂仍剩余一半,电子化只取代行内不足5%的印刷品,市场仍有拓展空间,其实,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内地印刷厂家,所以我们采取对策突围而出。"

三大攻略保持优势 自家品牌再下一城
汇洋印刷主要采取三大攻略保持优势,首先,该集团创作自家企业礼品显示实力,"在今年农历新年,我们制作了纸蒸笼贺年全盒,以作企业礼品。纸蒸笼分五层,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寓意‘蒸蒸日上’。从承托的木架以及镀24K金片字和图案,皆显示我们有能力处理不同的物料,也迎合产品采用跨物料的潮流。我们一共制作了200套纸蒸笼,送给行政总裁、银行家以及餐饮业的管理层。一间五星级酒店的高层很喜欢这款礼品,跟我订制了200套送给客户。其实,从企业礼品中展示创意和技术,比硬销来得有效。"
汇洋印刷的第二个策略是跟纸厂合作,"我们从2003年起,便伙拍友邦洋纸有限公司,在不同纸种上实验各种印刷技术。过去12年来,我们每年都出品设计独特的红封包套装,以作产品目录。时间久了,印制红封包就成了我们的强项。"至于第三个策略,就是向客户提供印刷顾问的意见,令平面图与印刷技术互相配合。
在业务发展上,麦国耀遇上了多位明灯,当中包括品牌设计师王安,"王安让我知道企业身份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制作了一本讲求视觉美学的册本,展示公司的印刷技术与美学的配合。我也找来一位设计师创作了汇洋印刷的企业商标,并以烫银的方法印在公司的册面上,结果,有位客户很欣赏此技术,开了一张价值1500万港元的订单给我们。另外,我要感谢过去多年来与我并肩作战的伙伴黄景林和公司的团队,他们努力思考、尽心尽力制作每项印刷品,赢得客户口碑,令汇洋印刷的业务日益扩张。"

自家品牌 制作个人化礼品
此外,在今届"香港国际礼品及精品展"中,汇洋印刷重点出击,大力推介自家品牌,"两年前,我们低调地建立自家品牌PCL,主攻高档日志、记事本等文具市场。我们能运用电脑刺绣织花技术在封面上设计图案,从而制作个人化礼品。多年前,汇洋印刷已取得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简称"FSC")认证和质量认证(Quality Safety,简称"QS"),今年,厂房将取得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令各大小企业对我们的质量管理体制更有信心,这实属大举进军代工设计和自家品牌业务的时机。"
过去连续七年来,汇洋印刷均参加了同期举行的"礼品展"和"香港国际印刷及包装展","两个展览的客源不同,前者的买家需寻求订制利是封和月饼盒等礼品包装,后者的大多数访客是技术人员,当中更有不少日本访客,日本着重包装,一亿人口市场庞大,所以我总在印刷展坐阵。"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港立体木拼图-拼接国际市场
- 百乐觅得千里马-香港玩具代工商何以转型
- 宝宝成长史-回忆全纪录
- 巴西奥运掀热潮-授权礼品见商机
- 中国礼品业利用O2O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 内地礼品市场增长潜力高-新颖产品可满足买家需求
贸发连结:
- 礼品及赠品
- 印刷及出版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