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咖啡店到设计室
北欧工业设计走进香港
有说际遇不同,可有不一样的人生,只要怀才得遇,每次际遇都可化为创业的机缘。香港年轻设计师施养堤也在因缘际会的情况下开展其创业路。
2015年6月19日
曾留学海外及旅居不同城市的施养堤,诱发他在内地开设咖啡店的行动,及后受荷兰设计师的启蒙,最终在香港开设产品设计公司Studio Mango,更把北欧工业设计思维引进香港。
手作咖啡 情系顾客
施养堤喜欢以现代手法表现中华文化的风格,他跑去马来西亚念室内设计时,认识了一名酷爱汉学和中国文化的荷兰裔导师,让他初次接触到荷兰人的文化。毕业后,他又转到北京展开旅居生活,更因此萌生了创业念头。”在北京生活那一年,我常光顾一间咖啡店,无论客人有没有点咖啡,店主都会奉上一杯免费的柠檬水,人情味浓厚。我每次都会点美式咖啡,徐徐呷之,逗留十多小时做设计,那种感觉很好,所以很想开咖啡店。”
接着,他与内地好友在家乡福建开设咖啡店,他负责室内设计的工作,而朋友则发挥冲泡咖啡的本领。”开店的过程很伧促,事前没有深思熟虑,没想过要卖出多少杯咖啡才会收支平衡,也没有计算客流数目。”
不过,施养堤一开始便明白到做生意讲求独特性,所以咖啡店开业五年来,不断变换室内装潢,也从售卖意式咖啡改为手作咖啡,凭着手艺来表现出店子的独特性。他亦体会到手作咖啡店需要店主驻场来维系客人,难以采用连锁店形式进行拓展。
然而投放大量心思去经营的咖啡店,只是施养堤的副业,他的志愿还是要当一名室内设计师,使他能尽情发挥创意。"我在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工作,但事与愿违,处处要配合公司的设计方向和风格。不过,设计公司的分工很细致,空间设计、布置等工作由不同团队负责,我从中学会了系统性思考,也学会了与客户沟通的沟通技巧。"施养堤补充说。

毅然转型 寻独特设计
施养堤为了争取较大的自主空间,于是重返校园,在香港理工大学念产品设计。他说:"很多名牌商店都会订造设计独特的椅子、灯饰,而室内设计公司通常会把这些项目交给外包公司的产品设计师,所以我决定转型,好让自己追求独特设计。"
在理大求学时,他获得在荷兰当交换生和实习生的机会,"我就读的荷兰大学,是现代工业设计的摇篮。工业设计不仅着重产品的外观设计,也讲求产品的功能性。荷兰的工业设计甚至可应用于汽车、巴士、基建项目等设计。实习期间,我在荷兰Studio Mango工作,与同事合得来。对方提议我在香港开设同名公司,并由我拥有和独力管理,大家则以合作形式共事,为客户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
香港的Studio Mango所走的是现代工业设计服务路线,凭着此独特之处成为"设计创业培育计划"的培育公司,并入驻创新中心。施养堤说:"香港的设计与工业设计分家,我们正好合二为一。对于寻求转型升级的代工生产商,以及优化自家品牌的生产商,都需要产品外观设计及工程设计服务,这有助它们减低产品开发成本。"2014年底,Studio Mango参加了香港贸发局设计及创新科技博览,促成了与宠物用品公司、家居用品公司合作的机会。

了解不同创业文化 寻找更多发展机会
有别于经营咖啡店,经营设计公司则讲求系统性思考。在此方面,施养堤于早年效力室内设计公司时已经学会,因此在经营Studio Mango时可说是大派用场:"我们会基于客户的一个要求,提供设计方向。香港和荷兰团队会提出三个概念,让顾客选择,我们亦会替客户从事市场研究,当中涉及项目管理技巧和沟通能力。我更是客户与荷兰同事的沟通桥梁。荷兰人说话直截了挡,客户不明所以,我会加以详解,传达双方的意思。"
年纪轻轻的施养堤,先后跟内地人和荷兰人创业,当中的体会大有不同:"内地创业者很愿意付出金钱创业,也很会分工合作。荷兰人不重视学历、工作年资,但以能者居之。他们很着重事成,不理会别人的目光,社会制度和结构更无阻他们做事的决心。他们居安思危,是做了好心理准备才会创业,当遇上经济困境或难题,就会想办法解决。"
当前,Studio Mango已搬进被视为汇聚不同香港创意的中环"元创方",施养堤同时开设了精品店"GLUE Associates",销售自家品牌"Product of Studio Mango"的时尚首饰、特色厕纸架、灯饰等创意产品,以及香港品牌的原创产品。施养堤汲取了经营咖啡店的经验,在开精品店前,已预估淡旺季的客流量,以备设定不同的销售策略。他又认为只要拥有了包办设计、生产、出入口,以至零售的全方位经验,将来可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贸发连结:
- 食品及饮料
- 设计服务
- 荷兰
- 香港
- 中国內地
- 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