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甜品的故事
「糖百府」北闯攻略
中港融合后,不单零售业,内地饮食业也成本港企业争夺的重要市场;如何将港式口味推至内地,缔造品牌?且听听甜品店「糖百府」的故事。
2014年11月20日
近年愈多港式食肆北望神州,但要攻占口味和消费模式都与香港迥异的内地市场,确实考起了不少港商。本港「土生土长」的甜品连锁店「糖百府」,其负责人兼董事谢瑞麟(Angus)便想到透过变身欧陆地中海风Café,期望可以同时打开内地及海外市场,目前计划年内于中、港、澳三地,增设约10至20间分店。

谢瑞麟年前帮老牌「糖百府」大变身,令品牌脱离给人港式糖水铺的感觉,找来海外及中港设计师为各分店重新设计店铺,以风车、大自然及地中海等元素缔造舒适悠闲感,成功令每间分店的营业额,上升约30%至40%不等。
至于在产品方面,「糖百府」虽然以雪花冰(秋香)打响名堂,但谢瑞麟认为品牌难以靠单一种类产品立足,因此找来新加坡、法国及本地等甜品顾问,创制多款融入传统及创新元素如「蛋白挞」、「雪丸」等独有产品,为连锁店广纳客源。
中西合壁 创新糖水甜品

谢瑞麟认为,现时顾客对食品不但要求色香味俱全,还十分注重健康和营养,重视饮食文化。「糖百府」遂引入多种以健康及天然食材为主题的系列产品,使用多款新鲜水果,采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食材,更调整糖份比例,以迎合不同顾客的口味及健康需要。
至于营业模式,港人习惯饭后食用「糖水」,所以甜品店最「旺场」一般是晚上的八、九时至凌晨时段;而其他时段的生意,则会相对较少。为改善平常时段的收入,谢瑞麟除了以多款特色甜品打响招牌外,还会加入主食及小食的不同系列,令产品种类多元化,让顾客有更多选择,以期甜品café可有较长远的发展。以太子分店为例,他便预计营业额可达60至80万港元。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糖百府」又参加了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国际中小企博览」、「香港时尚购物展‧长沙」、「香港时尚购物展‧青岛」及「创业日」等商贸活动,在拓展品牌知名度之余,也在会上认识到不同界别的专才。他说,这既可协助集团业务的整体未来发展,亦可从中找到合适的商业伙伴。
「糖百府」抢滩二三线

在形象及食品二者革新之后,谢瑞麟认为接着就要订定北上抢滩的策略。「糖百府」有意在一线城市以外,选择二、三线城市「试水温」。他解释,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发展空间比一线城市较大,营商环境亦较佳。「举例说,糖百府在贵州贵阳市(三线城市)的甲级商场开设分店,租金会比深圳低很多,但两地的人流及消费力却可以相若!」
他透露,「糖百府」今年目标是于中、港、澳增加约10至20间分店;同时亦计划进军海外市场,打做国际甜品品牌的形象。
谈及进军内地城市的窍门,他提到店铺选址很重要。旗下品牌分店目标绝大部份只会进驻商场位置,避免增设街铺,以配合品牌高品质高格调的定位,同时亦可避免业权纠纷。谢瑞麟坦言,虽然租金相对比较昂贵,但人流相比亦较多,有助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食品及饮料
- 香港
- 中国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