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师弟」:香港国际影视展助圆光影梦
近年本土电影抬头,不少香港影片得到叫好叫座的回响;但新晋导演要筹资造梦其实不易,有「六师弟」称号的林子聪,指他纵有名气,仍要透过影视展寻找资金。
2014年10月30日
每年香港有近三百出电影上映,其中总会有四、五十出属本地制作,若以人均电影产量计算,香港在亚洲排名第二。论规模,大型电影公司固然可以「揼本」制作,但独立电影人又可以怎样筹集资金?且来听听六师弟的「光影梦」。

「在香港,只要有资金就可以拍电影,与同业公平竞争。相比有些地方,投资者要经过审批才可以参与电影工作,香港的电影人可以说是幸福得多。」林子聪说。「林子聪」,一个读者可能比较陌生的名字,但若提到「肥仔聪」、又或看到他的照片,不难认出,他就是电影《少林足球》中的「六师弟」。
话说「肥仔聪」在成为「六师弟」之前,原是一位电视台编剧;「踢」完《少林足球》之后,除了继续参与香港和内地的电影演出,他也曾担任过几出电影的导演,其中《得闲饮茶》更冲出了香港,获提名竞逐意大利乌甸尼斯远东电影节。
「肥仔聪」说,虽然自己的演员身分,令他在大中华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当他拿着自己「度桥」的电影计划书去找制作资金时,仍不容易。「我们往往要逐家逐户地叩门,向投资者推介剧本,但他们有不同的考虑,例如是市场或题材等等,我们花上不少时间去『卖桥』,但付出的和结果未必成正比。」
编剧.演员.导演 扣门筹资不易

直至前年,「肥仔聪」拿着《虾子.面王》的电影制作计划书,参加香港影视娱乐博览项目之一、简称HAF的「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情况就大大不同。「所有参加投资会的电影同业,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寻找资金和相关的合作伙伴。我在会场待了几天,接触到不少电影同业,本地的有、内地的有、甚至欧洲的电影人都有,这跟以前要主动去叩门,当然差得远。」在接触投资者的过程中,他指有数间公司对其电影计划深感兴趣,当中更包括外地片商,「肥仔聪」会继续与他们商讨他的拍摄大计和合作计划。今年,「肥仔聪」带着另一电影《斗兽棋》的计划书参展。
此外,他亦提到去年参加同样由贸发局主办的FILMART(香港国际影视展),以此为其电影作品首影场地,效果也不错;所以今年亦会重来。
除「肥仔聪」外,以《逆光飞翔》一片成名的台湾导演张荣吉,其电影《私家侦探》亦是透过第二次参与影视娱乐博览项目筹集制作资金。他指除了投资会帮助集资外,更有意外收获,例如在当中的香港国际影视展,由于该展规模属亚洲最大,有不少从事不同电影制作技术的公司,例如摄影器材供应商、或是后期制作的公司也有参展,「我们可以在会场内了解最新的电影技术,甚至可以优先试用最新的拍摄器材,这对于我们筹备拍摄很有帮助。」张荣吉说。
一年一会 香港影视娱乐博览区内最大盛事
其实,这个区内最大型的一年一度盛事,有来自内地、台湾、印度、菲律宾、不丹甚至阿富汗等地的电影人远道来港。此外,包括来自法国、印尼、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台湾、泰国、越南,及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地方,亦会组织具规模的参展团到此推广当地的作品;当中不乏海外主要电影单位,包括法国的UNIFRANCE、lle de France;英国的UK Film Council;韩国的KOFIC和KOCCA;日本的UNIJAPAN和JETRO等等。至于新兴巿场方面,除印度、俄罗斯及乌克兰外,奥地利、克罗地亚和拉脱维亚更在今年一届首度有公司参展。
另外,FILMART亦提供愈趋多元化的服务,例如「电视世界」、「动画及数码娱乐世界」和「影视器材及后期制作服务展馆」等主题展区,以及超过260场试映会,以及60多场专业研讨会和交流活动等,都能为业界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有关需要。

相关网页/视频:
延伸阅读:
- 电影及影音制作
- 金融及投资
- 香港
- 中国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