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瑞士时装市场:时尚功能服装商机涌现
2014年4月9日
瑞士的人均财富称冠全球。以人均货值计算,瑞士也是香港在欧洲最大的出口市场。对经营时装及时尚产品,尤其是特色或环保产品的港商来说,瑞士是个商机丰厚的市场。
瑞士人可谓富甲天下。《瑞士信贷2013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2013年,瑞士成年人的人均资产净值达513,000美元,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51,600美元的10倍。瑞士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PD)达80,000美元,高踞全球前列。
瑞士人购买力强劲,亦以精明见称,对品质及设计要求严谨,不过他们亦很务实,喜欢实用时尚多于炫耀花巧的产品。对瑞士消费者来说,价格并非主要的考虑因素,特别是环保意识很高的年轻一辈,更是乐于付出溢价,购买「绿色」产品以及由恪守道德标准生产商制造的产品。一般来说,瑞士消费者对环保标签素有认识,其中包括纺织品认证OEKO-TEX® Standard 100、美国农业部有机认证USDA Organic及公平贸易证书等。
香港珠宝手表业蜚声国际,时装业与其相比,似乎略为失色,但事实上,在香港向瑞士的出口中,时装也是大宗项目。2013年,香港对瑞士的时装出口总值达1.58亿美元,当中以服装、旅行用品及手袋为主。
依赖进口时装
由于瑞士的劳工成本高昂,来自低成本服装生产基地的竞争又很激烈,因此本产成衣很少,服装市场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据当地服装贸易商估计,高级时装占瑞士进口时装总值约70-80%,主要来自德国、法国及意大利;至于大众化服装,则多数向亚洲供应商采购。
当地业界人士表示,在瑞士时装市场,有多个领域前景特别亮丽,其中包括年轻人服装,尤以时款运动服和休闲服、牛仔服、流行街头品牌及高级设计师品牌为然。鉴于不少瑞士消费者都支持环保,香港时装设计师亦应考虑生产「绿色」服装,例如以有机棉或竹等天然纤维制造的服装,以及以高科技纤维制造的功能性衣服。
瑞士人时尚触角敏锐,见多识广,香港公司必须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例如设计创新、功能先进的服装,才能满足这些买家的需求。除了使用有绿色标签如OEKO-TEX® Standard 100或USDA Organic的环保纺织品,以突显产品特色外,香港时装出口商亦应紧记,瑞士消费者愿意付出溢价,购买符合道德生产标准及取得公平贸易证书的产品。符合上述要求的产品,例如T恤、内衣、毛巾及袜子等越来越受瑞士消费者欢迎。
销售渠道
另一个值得港商留意的现象是,瑞士的时装小店数目正在减少,时装产品的零售楼面面积却持续扩大。随着H&M及Zara等快销时装(fast-fashion)连锁店进驻瑞士,只有高级设计师品牌才有能力承担经营自家品牌店或旗舰店的成本。现在,瑞士大部分中档服装都是在百货公司销售,低档服装则通过折扣店、连锁超市(如Migros及Coop)、邮购公司或网上平台出售。
|
|
|
|
事实上,多家瑞士时装公司很早已经在香港设立据点,作为亚洲区的采购基地;现在,他们更把香港视为拓展亚洲新兴市场的渠道,特别是中国内地市场。举例来说,瑞士最大男装生产商Strellson现已在香港设店,作为在亚洲市场的展示平台。另一家以瑞士军刀、厨刀及时计享负盛名的瑞士公司维氏(Victorinox),亦于香港设立大中华区总部,更把产品类别扩展至旅行装备及时装。这股趋势或可为香港时装贸易商带来新一波机遇,与瑞士品牌或设计师合作,进一步扩展业务。
|
|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瑞士
- 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