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装「过江龙」 奇招展身手
2014年4月16日
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连续廿年将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而正正是这个理想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不少外资到港经商,藉这个平台开拓一条更广阔的「发达之路」。网上时装销售平台ZALORA,就是当中的一条「过江龙」。
![]() ZALORA推出手机应用程式,方便网民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血拚」。ZALORA新加坡/香港董事总经理Jose Gaztelu(左)和香港董事总经理蔡承迅(右)都认为,「香港时装节」对于他们寻找合作伙伴大有帮助。 |
| |
| |
| |
相比一些国际知名的网店,2012年成立的ZALORA是十分年轻的一员,但它的大股东、德国的Rocket Internet却大有来头,是欧洲知名网店Zalando的母公司,所以ZALORA这「亚洲版Zalando」绝不是业界初哥。ZALORA在2011年底才于新加坡设立总部,短时间内陆续在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开业,2012年3月正式登陆香港,开业一年内,营业额已高达数千万美元并持续快速增长。
专攻中低价 贴心服务赚信心
「我们主力销售中低价时装品牌,并提供贴心的顾客服务,如顾客可选择货到付款,并且可在十五日内退货,我们不收分毫。」ZALORA新加坡/香港董事总经理Jose Gaztelu说,这样很难赚钱,但能令顾客更随心购物,到头来除笨有精。
ZALORA明白亚洲地区文化各异,特意将业务本地化,例如临近农历新年,香港网店推出多款红色衣服就是一例。「我们在各个经营点聘用本地的服务团队,并自设仓库,可以更好地管理销售和物流炼。」ZALORA香港董事总经理蔡承迅说。
国际重要平台 香港业务本地化
ZALORA选择以香港作为大中华区的据点,因为不少国际品牌在本港设立亚太区总部,而不少货品都在内地生产,香港绝对是业务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一月贸发局举行「香港时装节」期间,Gaztelu和蔡承迅忙着与各地企业介绍ZALORA的服务;不少其他时装买手亦同时在会场内外「寻宝」,希望发掘一些优质的品牌。「这是亚洲最大型的时装展览,各地品牌都聚首一堂,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与不同企业交流。而过往只在自己国家营商的企业,亦可以利用这平台面向区内甚至全球的市场。」
他们特别欣赏大会为他们举办的买家采购说明会及商贸速配活动,于短时间内安排大量合适供应商给他们会面,促成合作。「另外,大会设立小批量采购专区,中小企可以将货办推出市场测试反应,买家亦可以先试货办,才决定是否采购,对双方都是好事。」Gaztelu说。
港商开放国际化 合作愉快
除了频繁的商贸活动,港商和顾客的开放态度,也是吸引ZALORA来港发展的重要因素。Gaztelu说:「譬如泰国的企业思维较保守,对电子商贸的接受程度偏低;反而港商目标为本,乐意讨论任何对生意有利的方案,与他们合作很愉快。现时ZALORA销售的时装品牌之中,香港品牌约有200个,相信未来会不断增加。」
香港是ZALORA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蔡承迅分析:「香港人口国际化,又习惯网上购物,而且容易接受新事物、新品牌,所以无论是早前引入的英国品牌River Island,抑或自家品牌EZRA,在香港都反应良好。」
ZALORA表示,现时主力巩固现有业务,暂未有进军内地的打算,但相信香港的业务会为公司带来更大盈利贡献,香港亦有望成为发展大中华的桥头堡。
贸发局海外推广 在港设区域总部
像ZALORA一样看中香港这个亚洲大门的国际时装公司为数不少,贸发局亦看到这股势头,在海外举办连串名为「迈向亚洲 首选香港」的推广活动,吸引这班过江龙,如去年六月找来18家与时装业关系密切的中、港公司,举办一个为期7日的纽约、首尔外访团;他们业务包括品牌管理、设计和零售等,在外访期间可直接在美、韩找合作伙伴和洽谈生意,为进军香港铺路。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在吸纳直接外来投资方面,全球排名第三,位于美国(1676亿美元)及中国内地(1,211亿美元)之后。香港贸发局的经贸研究网页显示,截至去年6月,香港共有3,835家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代表其位于香港以外地区的母公司,比十年前增长约20%。
相关网页/文章:
延伸阅读: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资讯科技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