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自贸区与香港
2013年12月17日
上海「自贸区」成立,体现了中国内地经济进一步开放,却被视为对香港的竞争。但是看深一层,开放能协助提升内地经济发展,这对香港作为中国和世界接轨的国际商贸平台,将会带来更多机遇。
进一步开放的重要讯号
本届中国政府上任时已明确提出要深化改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目标是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在11月12日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便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当中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转变政府职能以配合发展。
中国国务院于2013年9月27日公报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个简称上海「自贸区」于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虽然不少有关自贸区的具体措施内容仍有待公布,部分政策也未必即时全面落实,但毫无疑问,自贸区的成立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提示了重要信息:中国会持续改革,经济会继续走市场化的道路。「自贸区」的推行,亦正好体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策略大方向。
![]() |
着眼点不要局限于上海
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要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政策方向。因此,在上海设立自贸区是重要的开放信息,但长远而言,着眼点不应局限于上海。国务院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时便指出,要使之成为「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换言之,试验取得的经验必将在其他地区推广。
长远带给香港更多机遇
可以预见,自贸区成功的经济改革和市场化经验,将在更大的地区范围内出现,这将有助提升效益和生产力,体现「改革红利」,协助把内地经济发展提升至新台阶。这对香港作为中国和世界接轨的国际商贸平台,将会带来更多机遇。
有分析指出,自贸区的概念是要开放市场、取消大部分关税、投资自由化等,与香港的政策接近。香港因自由贸易所带来的优势,可能会面对更多竞争。不过,长远而言,中国经济规模扩张,香港仍将有所得益。当内地经济增长有更大的空间,整体商贸活动,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市场规律下,更为活跃时,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商贸平台,其金融及各类商贸服务也将迎来更大需求和发展机遇。
货物贸易可有分工发展
香港拥有战略性的区域位置、自由港政策、优良基建、高效率通关及透明法律体系,使香港成为重要的国际商贸平台和货物转运中心,近年更发展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上海自贸区也可能朝这方向发展,因而无可避免地会对香港在这方面的功能构成竞争,但因彼此腹地及服务优势不同,应有分工发展的可能。香港作为转运中心,大部分的货物都是与珠三角地区有关。例如,据内地海关统计显示,内地出口到香港的货物,在2013年1月至9月,近80%由珠三角地区出口。相信香港与上海在转运中心功能上可有不同地区分工。
![]() |
在地区配送中心功能上,香港相对区内其他中心,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相对处理更多高价值和散装产品。香港的地区配送中心功能也有较多是与零售业务有关的高价值商品。香港当然要继续发展其他如电子、成衣等商品的地区配送中心功能,但可以在高价值商品如奢侈消费品、葡萄酒、药品等方面,发掘更多市场潜力。
内地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出口更多高增值产品;经济增长转为由消费拉动,对进口消费品需求上升;在这趋势下,中国以至整个亚洲地区都需要更多的配送中心以满足这方面的服务需求。
有利香港专业服务进入内地
除了货物自由流动外,服务业开放是自贸区的重点。当前内地与香港服务业交流存在大门开,小门未开的情况。小门未开的原因之一,是内地与香港在行业结构和管理制度上存有差异。自贸区对外商投资实行「负面清单」,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有助消除香港服务业进入的障碍,方便港商在自贸区内设立据点,建立长三角以至地域范围更大的服务网络,符合全球化及全中国化的发展策略趋势。
自贸区人民币市场与香港相辅发展
上海自贸区内将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利率市场化等改革,一般视为中国境内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这发展一方面将对香港带来竞争,但另一方面,当整体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越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流量不断扩大时,将对香港人民币业务量带来更多正面影响。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一直担当着中国金融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角色,多年来已累积了丰富经验。香港「先行者」的地位在国际上争取人民币离岸业务中的优势明显,在伦敦、新加坡及台湾等地相继推出人民币离岸业务后,香港的人民币业务不仅未见收缩,更持续增长。以人民币贸易结算为例,香港现时仍占中国整体跨境人民币结算约80%。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金额由2010年平均每月的310亿人民币,上升至2012年平均每月的2,190亿人民币,在2013年头6个月更超越平均每月2,800亿人民币。
上海自贸区发展人民币自由兑换业务,可能提供另一个离岸人民币回流内地金融市场的渠道,为香港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使在港人民币有更多跨境投资的回流渠道,使整体人民币业务可以变得更为活跃。
香港需结合地区发展提升竞争力
随着内地经济趋向更市场化,经济增长提升至另一台阶,无疑将对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商贸平台,带来更多机遇,但香港也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例如作为地区物流配送中心,香港必须不断提高与国际及内地间的交通联系,并降低营运成本。
自贸区的经验可能在其他地区推广,有报道指广东省也有意申请成立以南沙、前海和横琴等地组成的自贸区。如果广东朝这方向发展,香港与广东的经贸与地理关系密切,应该积极参与,结合自贸区的有利条件,使香港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功能与这自贸区的腹地整合,发挥整体更大的优势。
- 中国內地
- 中国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