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内地包装食品市场:对进口食品的需求上升
2013年11月8日
中国内地经常发生食物安全和质量事故,减低内地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信心,部分消费者转购进口和国际品牌的包装食品饮料1。 与此同时,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上升,对进口包装食品饮料的需求越来越高。2008年至2012年间,中国内地包装食品及饮料市场平均每年增长15.2%,比全球的4.1%高,可见中国内地消费者对包装食品及饮料的需求殷切。
1. 对进口包装食品饮料需求增加
根据贸发局座谈会中的受访者表示2,随着收入上升及对生活质素的追求,刺激他们尝试多元化食品。数字显示,中国内地包装食品饮料市场规模由2008年的1,442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2,544亿美元。
![]() |
2008-2012中国包装食品饮料市场规模及其按年增长 资料来源:欧睿信息谘询公司 |
不少中国内地的消费者认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概念,并追求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加上购买力提升,对外国进口的包装食品饮料的兴趣和需求明显增加。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内地进口加工食品饮料由2008年的134亿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351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27.3%。
据贸发局在中国内地举行的座谈会结果显示,中国内地消费者对国产的食品安全存有怀疑,所以他们倾向购买外国进口的食品饮料。在情况许可下,他们会先选购原装进口的,其次会选择外国品牌在中国内地生产的,最后才会选择国产品牌的。购买进口食品饮料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曾经发生安全问题的食品饮料和进食产品的对象。例如受访者倾向购买原装进口的奶类产品给小朋友,因为中国内地曾发生奶制品污染的事件,而孩子的健康因素凌驾于产品的价格,所以即使进口的奶类产品售价较国产高,家长仍会选购原装进口的产品。
2. 追求多元化的包装食品
休闲食品需求增长明显
随着购物渠道增多和分布增广,以及食品种类增多,购物便利和产品丰富能激发人们购买的欲望。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喜欢尝试新的产品,特别是休闲食品类。因为进口包装食品的休闲食品款式口味独特,而且单件产品的价格不高,吸引不同年纪的消费者尝试。对于某些产品,消费者偏爱指定国家的进口产品,例如法国和意大利的进口巧克力。虽然中国内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市场上也有很多标榜健康的食品饮料,例如低糖、低盐、低胆固醇的健康食品,但一般消费者认为休闲食品不是主食,如果要吃,只会选择口感和味道好的,所以「健康」并非购买零食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喜欢体验独特口味
随着生活质素上升,消费者喜欢尝试外国独特口味的食品饮料以丰富生活,作为奖赏自己、令朋友家人开心,甚至可以增加在日常社交场合的面子。例如中国内地消费者会购买一大罐原装德国的进口啤酒,在朋友聚会中一起尝试新口味。除了消费者外,中国内地的公司、酒店、私人会所对进口食品的需求亦有增加。例如一些企业在举办活动时,会安排一些独特的进口食品配合宣传推广,提高企业的形象。
![]() |
印尼野生麝香猫咖啡 —「猫斯露哇」 |
现时中国内地进口食品的价格仍较国产食品高,所以一些进口食品经销商主打高档路线的特色食品,以高级超市、酒店和私人会所作为主要的客户。广州宝芝林食品有限公司,除了代理进口高级食材,例如西班牙黑毛猪火腿、北海道辽参、澳洲牛肉等;还取得印尼野生麝香猫咖啡 —「猫斯露哇」在中国内地的独家代理。 据业务发展总监郑新耀先生表示,一些企业的推广活动,会利用麝香猫咖啡的珍贵性,增添企业的尊贵形象。曾经合作的机构包括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私人银行和广州麓湖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 由于咖啡文化在中国内地刚开始,郑先生表示需要配合适当的推广活动介绍产品给内地的消费者。例如他们曾与广州广粤会举办 — 品位生活之猫屎咖啡及巧克力品尝会,把麝香猫咖啡与比利时皇室御用手造巧克力Goossens,推介给会员。 |
3. 优化的现代销售渠道
超市和网店的发展
|
上海连锁休闲食品公司 |
城镇化发展改变了中国内地消费者的生活模式和购物习惯。不少新建成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都设有连锁的超市和大卖场,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物。而超市和大卖场正是包装食品饮料的主要销售渠道,随着店铺网点增加,包装食品饮料的消费逐渐常态化。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内地约有11.9万间现代化的零售超市,到2012年上升至18.7万间3, 平均每年增长11.9%。当中包括连锁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独立/连锁小店、油站里的服务站、折扣店等。预计现代化的零售超市在中国内地将会以平均每年增长8.0%,到2017年达到27.5万间。
除了实体店外,网店也是中国内地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饮料的渠道之一。因为网店的售价较相宜,而且消费者可以安坐家中随时选购世界各地的食品饮料,加上送货上门,方便繁忙的都市人。除了以实体店和网店并存的方式营运外,中国内地网上超市「一号店」和「e家人」则只有网上超市。
![]() |
2012中国包装食品饮料主要销售渠道 资料来源:欧睿信息谘询公司 |
外资超市的「自家品牌」
|
在上海国金中心的City’super |
一些着名的外资连锁超市亦纷纷进驻中国内地的超市零售业务,例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十八(SPAR)。外资连锁超市借助公司在国际上的采购力,为中国内地市场引入不少外国进口的食品,令中国内地进口包装食品饮料的选择更丰富。例如成立于香港的City’super,上海的分店里有30%的产品是进口的,并独家代理日本Royce品牌的巧克力。
一些外资超市拥有「自家品牌」的包装食品。据外资日式百货超市表示,他们「自家品牌」的包装食品饮料可分为2个部分:由日本原装进口的和中国内地食品厂商代工生产的。近年发展方向以中国内地代工生产的「自家品牌」为主,因为中国内地代工生产的「自家品牌」免去了货品清关的时间和关税,利润空间较大和货源供应较灵活。同时消费者对外资公司的食品管理标准、安全检测有信心,产品价格亦具竞争力,所以中国内地代工生产的「自家品牌」的产品亦受到中国内地消费者的欢迎。
4. 总结
中国内地消费者对外国进口食品需求持续增加,而且乐于尝试不同国家和口味的产品,是港商拓展中国内地包装食品市场的机遇。港商有丰富采购外国食品的经验,相信能为中国内地市场引进一些具有特色的进口食品。
1 包装食品饮料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销售。
2 座谈会于2013年8月在广州、上海、长沙各举行2场,共6场座谈会。
3 欧睿信息谘询数据
- 食品及饮料
- 中国內地
- 中国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