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社交网络:对消费者的影响
2013年8月16日
手机上网快速增加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资料显示,至2013年6月底,内地网民人数超过5.9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各类互联网应用程式中增长规模最大的是即时通讯软件,使用网民数目达4.97亿人,约占总体网民的84%。可以想像得到,电子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内地居民的生活以至消费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港商订定内销营销策略时,也要掌握和利用这发展趋势。
「盯屏」生活模式兴起
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中国内地中产消费调查》反映,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既带来了信息获取和消费的便利性,同时也使得人们更沉迷于「盯屏」(盯住电子产品的屏幕)。「盯屏」生活模式的逐步形成、扩展和深化对未来企业的营销有重要的意义。当中手机作为最小和最常接触的「屏」将会是获取生活资讯以及产品和服务宣传与营销的最重要的渠道。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推送到消费者的「屏」的策略。
大部分有网购的习惯
贸发局的《中国内地中产消费调查》在内地8个城市访问了1,600位中产人士,当中大多数人都有网上购物的习惯。网络上产品丰富、容易比价、以及物流较快等特点,使网上购物的习惯增长迅速。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有进行网购,当中61%表示一般每月一次或以上,总体平均网购的频率为每月1.43次。
社交网络十分普遍
贸发局的调查也显示内地中产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络已十分普遍,只有4%没有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络,受访者当中有93%有QQ,是使用率最高,其后依次是微博(64%)、微信(54%)、飞信(38%)、MSN/Skype(28%)。
较年轻的受访者不单有较高的比例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络,更有较高比例同时用多个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络。25至30岁的受访者中,99%有使用QQ,69%有使用微信,在46至50岁的组别则有75%有使用QQ,30%有使用微信。
![]() |
社交网络对消费决定有一定影响
内地中产阶层对于时尚潮流的新事物和产品展现出更高的尝新意欲,以及更乐意与人分享,调查反映73%受访者认同「我喜欢和朋友分享和讨论潮流玩意和生活体验」。较年轻的受访者对尝新和与朋友分享和讨论潮流玩意的认同率普遍较高。
虽然电视是最多受访者获取资讯的渠道,但在被问到哪一种渠道最能吸引他们尝试新产品或服务,调查显示,最有效的渠道是「亲戚/朋友/同事的分享」,互联网广告是第二种最有效渠道。因此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良好口碑,将有助建立品牌形象和推广产品或服务。
社交网络是受访者其中一个主动与人分享消费体验的渠道,58%受访者认同「当我遇到好或不好的消费体验,都会利用通讯软件或社交网络与人分享」,虽然42%表示很少主动在社交网络分享消费体验,但也会留意别人的分享。
描述 | 认同比率 | 描述 | |
出现网络广告时,我会选择切换或关闭窗口 | 45% | 55% | 如果该网络广告有趣的话,我会选择观看 |
我相信在微博、微信上所关注的人的产品推荐,并有兴趣尝试 | 63% | 37% | 我不相信在微博、微信上所关注的人的产品推荐 |
我有兴趣尝试网络达人/红人所推荐的产品 | 49% | 51% | 我不相信网络达人/红人所推荐的产品 |
当我遇到好或不好的消费体验,都会利用通讯软件或社交网络与人分享 | 58% | 42% | 我通常只看人家的分享,很少把自己的消费体验发出去 |
* 受访者要在两句相对的消费心态描述中,选择较为认同的描述 |
资料来源: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中产消费调查》 |
有近一半(49%)受访者表示有兴趣尝试网络达人/红人所推荐的产品,63%认同「我相信在微博、微信上所关注的人的产品推荐,并有兴趣尝试」。受访者对网络广告也并非十分抗拒,55%是会选择观看。因此,如何善用社交网络营造口碑和宣传是产品或服务推广的重要考虑途径。
从事市场推广,特别对内地电子营销有心得的白武士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关广智表示,不少内地企业积极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宣传推广,甚至有建立数十人,甚至过百人的团队,每天在各社交网络流连,在不同社交网络平台留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资讯,在社交网络与其他人建立对话,邀请其他人到企业的网上平台浏览。有意拓展内销的港厂必需注意建立客户服务的专责团队。(更多关广智的访谈内容可参考:《中国社交网络:拓展市场潜力》)
- 资讯科技
- 中国內地
- 中国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