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三角汽车零部件商机展现
2012年7月16日
东风日产的汽车零组件示范 |
珠三角汽车产业近年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内地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区内整车厂积极扩充产能,对各种汽车零部件需求殷切。现阶段,珠三角的零部件产能仍不足应付需求,加上汽车产业在「及时生产」(just-in-time)运作模式下,供应链上的企业倾向与邻近地区厂商合作,为在珠三角有生产设施的新进供应商,以及来自不同行业但与生产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公司,提供进入当地供应链的机会。
香港邻近珠三角地区,港商进入当地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有相当地域优势。不过,汽车产业供应系统向来比较封闭,对新进供应商无论在业务往绩(track record)、技术及质量水平等方面要求严格,进入市场门槛相对较高。有意进军珠三角市场的港商,宜先了解当地产业的发展特色,并充分准备全盘投资及业务计划,以便有效发掘有关商机。
新增产能刺激零部件需求
珠三角汽车产业近十年发展迅速。2000年,广东省的汽车产业产值只有225亿元人民币,仅占内地汽车产业6%。但在整车厂扩充产能的带动下,省内汽车生产活动急速增长。2010年,广东省汽车产业产值达3,013亿元人民币,占内地汽车产业10%,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吉林省及山东省;若只计算汽车整车生产,广东省的产值更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吉林省[1]。大规模的整车生产活动,引发珠三角地区对汽车零部件的强大需求,并带动区内有关供应链的发展,为零部件供应商缔造商机。
现时,广东省的整车厂,以及车厂的一、二级供应商,和其他零部件生产商及配套商,已在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在广东省是新兴产业,相对于内地其他传统汽车产业基地,例如包括吉林省/长春在内的东北产业基地,及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等,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发展时间较短,供应链上的企业,包括内资及外资企业,他们在珠三角投资的生产设施,明显比较年轻,亦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新进供应商的态度,相对上明显较为开放。同时,珠三角现时的整体零部件产能不足,所以当地的整车厂及一、二级供应商,较为愿意考虑与在本地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合作。这样一来,为新进的供应商提供较多进入珠三角供应链的机会。
汽车零部件
事实上,零部件生产在广东省占整个汽车产业份额,比较内地其他地方相对偏低。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值占汽车产业比例为25%,其中上海 (内地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 的零部件制造商为数众多,零部件生产占上海的汽车产业比例更高达39%,整车厂及发动机厂都得到当地供应商的充分支持。相反,零部件生产只占广东省汽车产业9%,属偏低水平。
所以,广东省的整车厂及发动机生产商,较需要倚赖外来的零部件。虽然他们仍主要向本系供应链的企业,采购在广东或其他省分生产、甚至从外地进口的零部件,但他们亦有要求本系供应商加强投资,并更多寻求与本地三、四级供应商合作,希望增加在珠三角的零部件产能,以支持他们日益增长的整车生产活动。
轿车生产主导产业链
广东省汽车产业主要生产轿车
广东省汽车产业近年快速增长,关键因素之一,是占省内7成半汽车产业的整车生产,近年持续扩张,带动整个产业成长。据有关统计数字,广东汽车产量在2010年强劲增长22%至156万辆;虽然2011年日本地震影响部分关键零部件供应,但全年汽车产量仍增长7%,达167万辆,占内地总汽车产量约9%[2]。而且,当中约8成半产量为轿车,包括具SUV及MPV功能的轿车型号。所以,省内对零部件及各种车载设备的需求,主要是满足轿车生产的需要。
有意进军珠三角市场的供应商必须注意,广东省的汽车供应链,现时主要由三家日系合资整车企业主导,包括(1)东风日产,(2)广汽本田,及(3)广汽丰田。而大部分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亦属日资或其他外资企业[3]。这三大企业合共生产广东省约8成汽车,尤以中高档的轿车生产为主。
例如东风日产的天籁(Teana)型号、广汽本田的雅阁(Accord)车型,及广汽丰田的凯美瑞(Camry)系列等,销量近年稳居内地中高档轿车销量前列。这些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要求严格,而且他们生产从日本转移到广东厂房的车型,对于零部件的供应,无论在技术、规格、质量方面等要求,主要由日方主导,并倚赖日系供应链上的供应商,所以,对于日系以外、包括系外的广东省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是相对较难进入日系整车生产的供应链。
|
在珠三角的日系供应商 |
另一方面,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中方出资企业,即广州汽车集团,是广东省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除参与前述两家合资厂外,亦有与其他外资企业合资生产发动机及零部件,并自行生产自主品牌轿车,包括最近上市的中档「传祺」轿车等。此外,比亚迪集团亦在深圳等厂房生产汽车,以及整车模具、发动机零部件等。
这些内地车厂已分别建立各自的供应系统,若与日系供应链比较,一般印象是内地企业普遍较易接受新进供应商加入他们的供应体系。当然,新进供应商亦必须先与有关企业建立相关的业务联系,和通过各种技术及质量审查等,才能进入他们的供应链。
值得注意的,珠三角企业较少发展一般客车的生产业务,亦少有生产其他车种,例如专用汽车、一般载货车辆及重型货车等,和较少生产竞争激烈的中低档轿车或其他乘用车。所以整体来说,新进的供应商和香港有关企业,若要进入珠三角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便需考虑集中切入中至高档轿车的供应链,以配合珠三角本地汽车生产需要。
欧、日车厂扩充产能,商机展现
虽然日系的汽车供应链,一般予人感觉是较欧系车厂封闭,相对来说是较难接受新进的零部件供应商。不过,这种情况在珠三角可能会有所转变。主要原因之一,是区内车厂现正加快扩充产能,希望在未来数年全面扩充生产乘用车、特别是生产轿车的能力,以支援他们扩大在内地市场销售的策略,而整个产业对零部件需求持续上升,促使包括日系企业的整车厂及有关的一、二级供应商,对新进零部件企业持更开放的态度。
广东三大日系合资车厂的扩建项目,规模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在未来数年完工并投入生产,到2015年,三大车厂产能将提升至每年212万辆汽车,整体产能比现时预计约增加45%[4]。这样势必带动广东省的汽车产业进一步增长,直接刺激省内对各种零部件进一步的需求。
广东三大车厂产能
厂房地点 | 现时产能 | 投资新增产能 | 合计 | |
东风日产 | 花都 | 60万辆/年 | 20万辆/年 | 80万辆/年 (至2015) |
广汽本田 | 增城 | 48万辆/年 | 24万辆/年 | 72万辆/年 (至2014) |
广汽丰田 | 南沙 | 38万辆/年 | 22万辆/年 | 60万辆/年 (至2015) |
资料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除增加现有车辆型号的生产能力,三大车厂亦希望引进生产新车型,以便在内地汽车市场提供更多选择予消费者。其中,东风日产对香港贸发局经济师表示,正计划从日本方面,引进更多新型号在广州花都厂房生产,未来焦点会投放于发展节能、环保汽车,以及包括纯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等。
如上述所言,广东省的零部件生产本来已处于偏低水平,而且,除了要在数量方面满足整车厂的额外生产需要外,供应商在未来亦可能须在生产设备、机器、模具、研发等方面作出新的投资,以便制作新的零部件,配合整车厂生产新型号的需求。所以,三大车厂其实已开始与其供应商商讨,要求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资扩充产能。
同一时间,广州汽车集团亦表示,计划逐步增加自家品牌车型的研发及生产能力,特别聚焦开发新能源汽车,并在未来数年推出新车型。另一方面,内地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一汽大众,年前亦选址落户佛山,兴建在内地的第四厂房;这家中、德合资企业,据报道在佛山的总投资额达133亿元,计划于2013年下半年建成首期厂房投产,产能预计每年达30万辆整车,并可扩展至60万辆。
日系车厂生产不同车辆型号 |
在各大整车厂相继扩充产能的情况下,珠三角的供应链,现已开始面对「供不应求」的压力。虽然整车厂及一、二级供应商,仍可继续倚赖在其他省份生产、或从外地进口的零部件,以补充珠三角零部件偏低的产能,但长期的倚赖,不单在物流、运输及其他生产成本产生各种问题,亦大大影响整个供应链「及时生产」的运作模式,直接减低有关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日资车厂过往侧重采用日系供应商的零部件,采购价格偏高。但随着内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日元汇价高企,成本压力逐步浮现。为此,本田中国最近在该集团的汽车事业中期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可通过增大在内地的本土零部件采购比例,以解决上述问题[5]。
至于在零部件供应问题方面,珠三角的部分业者表示,区内的日系车厂及一、二级供应商,已开始探讨与在珠三角有生产设施的内地及外资厂商进一步合作的可能,而他们对于日系以外的企业,相对以往来说,亦持较开放的态度,并且希望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零部件,以应付竞争日益剧烈的汽车市场。
事实上,现时在珠三角的日系供应链,已开始吸纳部分为欧洲车厂生产零部件的企业,以及一些内地的民营企业。而且,内地政府对于外商投资内地汽车产业,亦有要求在生产环节方面进行国产化、增加应用本地生产的零部件。所以,三大车厂扩充产能,为新进的非日系供应商,提供进入日系产业链的契机。
此外,一向有供应欧资车厂的供应商,亦随一汽大众开始或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资,以便供应零部件予一汽大众在佛山的新厂房。而欧系车厂的供应链,如上述所言,一般会较日系车厂开放。部分业界指出,一汽大众及其一、二级供应商过往的表现,显示他们较愿意在内地寻求三、四级的本地供应商及其他配套商的支援。所以,一汽大众的投资,亦可为新进的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进入珠三角市场的新机会。
东风日产加强本地采购
东风日产表示希望与更多在珠三角有生产设施的供应商合作。香港贸发局研究部访问所得,东风日产所需的零部件,现时约30%由日资厂商供应,其他供应商主要是珠三角的本地或其他外资企业,当中包括部分欧系车厂的供应商。部分零部件,特别是电子类零件如晶片组等,则主要倚赖从日本、台湾等地进口。东风日产对供应商有严格要求,包括下图列举的项目。虽然如此,该公司表示,现时在珠三角及内地其他地方,已经有很多本地企业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为配合扩充产能、生产新车型的需要,东风日产十分欢迎新进供应商与他们洽谈合作事宜。
港商进入珠三角汽车产业链
珠三角汽车产业发展蓬勃,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相关企业提供不少机遇,而且,在汽车产业「及时生产」的运作模式下,汽车企业往往追求零库存以减轻财务成本,并倾向与邻近的供应商合作。香港邻近珠三角地区,特别对于在珠三角设有生产设施的港商来说,若要进入当地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具相当地域优势。
珠三角汽车零部件生产
可是,汽车供应链壁垒森严,而且对零部件及有关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严格,对新进供应商无论在财务背景、生产设施、研发能力等方面,有各种不同要求,并且十分重视供应商是否得到有关认证,例如得到ISO/TS16949在质量管理体系、及OHSAS18000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认证,以免因个别供应商问题,而影响整个供应链「及时生产」的运作而招致损失。
香港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会长黄震博士,在接受香港贸发局经济师访问时表示,汽车供应链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各大整车厂均拥有各自供应系统,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其一、二级供应商亦然,新进业者难以涉足。但正因如此,若港商能成功打入供应链,便可取得稳定的订单来源和较高的回报。
所以,香港企业若希望藉各大整车厂扩充产能机会,进入珠三角的供应链,他们在接触不同车系企业时,便须耐心接受较其他行业更冗长的业务洽谈、供应商挑选过程、样品/产品审批程序等,并需在研发、制作工程样品等方面作出适当投资,努力建立相关的业务往绩,才能有效开拓市场。
虽然香港不是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地,但多家港商其实已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多年,且在业界享负盛名。例如,德昌电机在微型电机、电机及驱动产品系统等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汽车产品现时是该集团最大的营运部门,其产品在汽车应用方面包括引擎冷却及空调通风系统、电动车窗/天窗、车灯、门锁、动力传输、刹车系统及转向和悬挂系统等,主要供应美洲、欧洲及包括中国内地的亚洲市场,近年表现突出。
另一方面,新进科技集团主要从事专业电子制造服务 (EMS),凭藉多年经验,已成为亚太区其中一家实力雄厚的EMS服务供应商。其多个内地生产基地,除为客户提供计算机周边产品、工业控制、办公室设备、电讯及消费电子等电子制造服务,亦为内地、欧洲、北美、日本等伙伴提供汽车音响、车身电子、汽车讯息系统等相关的制造服务。
此外,精电集团是业内一家领先的中小型尺寸液晶显示器生产商,为汽车、工业及其他产品应用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其液晶显示产品在汽车应用方面,包括GPS 全球定位导航、温度控制器、测速器、汽车音响、仪表板、时钟、档位指示器、电视等,产品主要供应欧洲、中国内地及南韩等市场。
事实上,香港的汽车零部件出口近年稳步上升,在2011年出口总值超过150亿港元。主要市场除中国内地以外 (27%) ,还包括美国 (19%) 、日本 (10%) 及德国 (5%) 等先进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车用的音响设备、导航器具、以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和内燃引擎零件等。
也有一些港资企业从事与汽车有关设备的生产及/或贸易业务,例如轮胎、安全玻璃、后视镜、汽车车门锁及防盗设备、汽车座椅、电池、电气照明设备、汽车配线组等,许多业者对此并不感到陌生,因为香港在有关方面有强大的制造及贸易基础,只是相关公司的主业可能并非汽车零部件。而且,有关港商能够符合相关的汽车车产品严格规定,因此,香港业者有能力把握珠三角汽车产业对零部件需求的机会,拓展珠三角以至内地的汽车零部件市场。
[1]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2]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
[3] 包括中、外合资企业
[4]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
[5] 资料来源:广东汽车网 (2012年4月13日)
- 汽车零件
- 中国內地
- 中国內地